联系人:张生
手机:13800000000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E-mail:www.kanoty.com
Q Q:1234567890
地址:广东省雷竞技raybet广州市天河区88号
雷竞技raybet,雷竞技raybet,雷竞技raybet,仪器信息网医疗设备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医疗设备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医疗设备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医疗设备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医疗设备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医疗设备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医疗设备相关的解决方案。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医用低温冷链行业国内知名品牌——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医疗”)。 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海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3亿元,是海尔集团全球医用低温产品及科研仪器的开发制造基地,年产能力80万台以上,生产涵盖医用低温冷链产品、感染控制产品、实验室产品三大系列二十余个型号产品,位居全球医用低温制冷领域第三大制造商。据了解,海尔生物医疗2010年销售产值将突破5亿人民币。 海尔工业园(座落于青岛市高科园,是海尔集团总部所在地) 历经10年实现年产值5亿,海尔生物医疗演绎“海尔速度” 海尔生物医疗的“发展速度” 起步:全力做好医用保存箱一个产品 2001年,血液保存箱在中西部血站建设项目独家中标823台,奠定了医疗发展的技术储备和渠道拓展基础。 走出去:进入海外国家市场 海尔先后在印度市场相继中标印度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10000台疫苗保存箱,印度卫生部筹建的“提高妇女儿童免疫力”15000台采购项目,UNOPS(联合国项目服务中心)1000台车载血液冰箱一期项目以及印度卫生部“免疫项目冷链设备采购”项目20930台疫苗保存箱; 同时,海尔血液保存箱、超低温保存箱也相继实现出口,海尔医疗科研产品已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走进去:在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 2009年4月,海尔与全球生物科研领域最大的产品集成商美国V品牌的合作标志着海尔超低温冰箱真正进入全球超低温高端市场,并将通过“先难后易”的海外拓展思路,以“高屋建瓴”之势逐步向欧洲及发展中国家辐射。 走上去:中国医疗科研行业整套供应第一品牌 2009年5月, 中华骨髓库独家采用海尔100台-86℃超低温冰箱,用于保存100万份中国志愿者造血干细胞血样标本;同时,还配备全球独有的“U-COOL”冷链设备信息化监控系统,随时随地保证血样安全。此举不仅打破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创造全球超低温冰箱应用领域新的高度。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在应邀参加中华骨髓库揭牌仪式时谈到:“中华骨髓库、海尔集团和博奥生物公司三个民族品牌共同打造了一个‘中华牌’骨髓库,是民族品牌实力的体现,更是海尔的骄傲!” 海尔生物医疗所获荣誉 截止目前,海尔生物医疗的医用低温及生物科研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血液及药品储存、生物工程、医学研究、医疗临床、卫生防疫、农业、畜牧业等领域。海尔超低温保存箱等产品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网络监控差异化功能和人性化的独特设计,在近几年国内外科研、医疗卫生领域的超低温市场拓展中取得丰硕业绩。据介绍,2008年11月,根据海关提供的2008年1-10月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海尔超低温保存箱超越日本S品牌,美国F品牌和N品牌,以3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海尔生物医疗在低温、超低温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50°C深低温保存箱 4°C血液保存箱 海尔生物医疗在低温、超低温技术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地研究,并拥有多项专利和独有技术,先后推出了从4±1℃血液保存箱到-156℃超低温保存箱等冷链产品,生物安全柜、医用清洗消毒机等感染控制产品的医疗科研产品群。 其中,在4℃血液保存箱防凝露技术、-60℃低温保存箱分级冷凝技术、-86℃超低温保存箱快速制冷和短信报警、远程监控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血液低温操作台及生物安全柜的研究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海尔生物安全柜、-86℃超低温保存箱在2007年由科技部、商务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评选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另外,海尔生物医疗设备成为海尔集团标准产出“大户”之一: 2006年11月,“低温保存箱”国家标准(GB/T20154-2006),由海尔负责起草,海尔集团为首席起草单位; 2008年1月,海尔又相继参与起草了“血液冷藏箱”(YY/T0168-2007)、“药品冷藏箱”(YY/T0086-2007)医药行业国家标准,并于2008年3月1日颁布实施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海尔生物医疗设备拥有在中国及国际超低温领域内重量级别的“话语权”。 冷链设备整套产品解决方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整套产品解决方案 服务升级“三大计划”:整机保修五年,压缩机保修十年,享受终身维护 2010年5月10日,在海尔生物医疗核心大客户研讨会上,海尔生物医疗正式向业界发布其“世界品质延续关爱”金牌服务升级计划,旗下所有超低温系列产品整机保修五年,压缩机保修十年,享受终身维护。 据介绍,此次金牌服务计划的提出,一方面是海尔生物医疗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对其产品国际化品质拥有的坚定信心。目前,海尔生物医疗拥有覆盖国内各市县区的本地化海尔售后服务网络,售后服务按照国家三包标准执行,并设立了统一的售后服务电话及分布在全国各市县区的售后服务网点,以确保产品售后服务的及时率、满意率。 海尔生物医疗设备展厅一角 附录1: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 附录2:仪器信息网“超低温保存箱”专场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着重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力图打破“得病就医”的传统医疗观念。数字医疗作为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不仅有助于打破固有医疗观念,推动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医疗设备制造商们提出了更高的制造要求。“数字医疗”绝不仅仅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简单集合,而是把当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可穿戴设备帮助建立医疗新观念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数字化医疗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占医院业务总信息量80%的临床资料信息化,以医学图像的存档和通讯系统予以核心技术支持,如此才能使数字化医疗具有巨大医用价值。尽管转变人民的健康理念的发展方向已经确立,但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医疗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医疗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各方一起努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可喜的是,在数字医疗领域内,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有助于帮助国民建立新的“预防型”医疗观念。在捷普2018年做的“互联健康技术趋势调查”中显示,有22%的参与者认为在检测潜在医疗状况和疾病症状方面,互联网医疗是最有机会发挥作用的,而可穿戴设备正是最有代表性的预防性医疗保健方法之一。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从单纯记录数据转向监控身体健康,例如帮助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减少住院次数,节省昂贵的治疗费用。除了帮助患者监控慢性疾病,可穿戴设备还能够在初始阶段防止疾病的病程发展,帮助打破过去人们对“有病才看医生”的固有医疗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然而,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目前还集中在一小部分高科技实验室和部分研究型企业,那么如何将这些尖端数字医疗器械量产,并且全面普及到人民生活中呢?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strong 捷普助力医疗设备制造商精益制造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计划,加强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这对医疗设备制造商们在医疗设备生产制造的精确度、精细程度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设备制造商们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创新与研发,需要保持更加严谨的态度。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捷普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解决方案供应商,时刻关心行业发展动态,致力于帮助医疗设备供应商解决设计与生产问题,旗下的耐普罗(Nypro)也专门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设计和制造服务解决方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捷普曾帮助其客户Glide Technologies针对其Glide SDI(一种高度创新的药物和疫苗传递系统)完成了从设计优化、临床试验到大规模生产的全过程。在双方紧密的合作中进一步简化了系统的操作,提高了安全性和易用性,尽可能的为更多患者减少注射过程中的痛感,优化就医体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捷普除了与许多世界领先的诊断、药物输送、医疗设备企业合作,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医疗健康产品。在中国,得益于国家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新政,捷普在上海成为首批可以在试点范围内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企业之一。如此,捷普能够帮助更多国内外的客户缩短医疗器械产品生产链,降低生产成本,并大幅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最终促进高端医疗器械的本土化生产,为整个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助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基于几十年来在医疗行业的制造经验,捷普在帮助客户完成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方面拥有全面的核心竞争力,包括: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1)专业技术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在全球范围内,捷普都配备了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生产操作,确保为客户提供最准确优质的服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2)全球运营模式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捷普能够不间断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这是多年经验积累和不断学习的成果。同时,捷普还是一个拥有通用化生产方法的全球性企业,以便客户可以毫无障碍地利用捷普在全球的工厂。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3)客户关系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捷普致力于了解客户和供应商所面临的挑战,并以公开对话和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合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基于上述的核心竞争力,捷普能够有效帮助医疗设备制造商优化设计、完成实验、扩大生产以及成功上市,帮助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如今,数字医疗产业备受瞩目,对于整个医疗领域内的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在这片领域开疆拓土,那么找到绝佳的合作伙伴就是通往成功的不二选择。捷普时刻关注包括数字医疗产业在内的行业发展与趋势,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努力为整个医疗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关于捷普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捷普(纽交所股票代码:JBL)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综合性设计、制造、供应链和产品管理服务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捷普的业务遍及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多家工厂,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创新、集成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作者:赵胜维& 捷普亚太区高级运营总监 /p
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下文简称“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会议指出,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矛盾,要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需求、促进社会投资、以投资带消费。其中,明确提到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随后,9月13日的国常会确定通过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以达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作为对国常会决定的回应,近日卫健委也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根据动脉网的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政策具体细则,预计将全面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贷款使用方向将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和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据悉,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已完成上报,累积设备采购需求总额已达约180亿元。以此类推,全国医疗设备采购或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对于医疗设备行业,尤其是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将是重大利好!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涌现千亿级需求从国常会制定的财政贴息具体计划来看,计划合计涉及1.7万亿贷款总额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等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参与;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2年;贷款利息不多于3.2% ,补贴后利息小于等于0.7%。通过对政策解读,不难发现借由“政策贴息及专项再贷款”的措施,国常会支持制造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涉及的关键领域来看,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均在计划中。值得一提的是,计划的整体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考虑到距离年底仅有3个月时间,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既有供应链上成熟可靠的供应商将相对获益更多。专家很快做出了解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就表示:上述举措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装备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加快设备设施的迭代,充分利用设备制造业的产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也在客观上降低了企业扩产,优化产能的投资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总体而言,政策对于制造业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可能更关注卫健委通知的发布,这将令国内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改造走在前列。据悉,目前卫健委规划司正组织进行政策研究,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从而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现在的政策倾向是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贷款资金使用方向是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和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卫健委原则上对项目申报不予干预,即报即批,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有接近此次政策的研究人士向动脉网介绍了相关情况。另据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医疗系统实施政策细节,明确此次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但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据动脉网了解,目前国内多地卫健委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对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开展摸底调研,从而了解购置医疗设备的需求,汇总填报需求情况表。部分省份还特别提出,在开展公立医院需求调查工作中,要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原则上可按一个县级医院1亿元的规模考虑。这对于医疗设备长期处于落后的县级公立医院将是一个重大利好。“预计国庆前各省将完成贷款项目清单的制定,并在年底前签订贷款协议并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根据上述消息人士的透露,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目前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以此推算,仅围绕医疗设备更新改造一项,全国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政策助推医疗新基建实际上,这不是近年来国内首次推动医疗新基建建设。自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后,全国各地开始逐渐重视医疗补短板和新基建。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和《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建设任务。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控局共同编制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实施方案规划了4大类共15小类的工程建设,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根据建设方案初步测算,“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仅中央预算投入就将超过1300亿元,空间广阔。除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国家还将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升。2021年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将有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打下基础。有了宏观政策的支持,国家及各地财政也给予了医疗新基建以充分支持。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中央在2021年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653.9 亿元,连续多年逐年提升的趋势非常明显。2022年以来,中央已提前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达到588.5亿元。按照之前两年提前下达占全年下达比例推算,2022年全年,中央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计将达707亿元,同比增长8.08%,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地方投入也热情高涨。2020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券投入医疗新基建。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广东、河南、河北和山东等省陆续发布高额专项债支持相关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此次国常会及卫健委提出的财政贴息贷款计划,则将进一步为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提供充足的动力。动脉网认为,这股医疗新基建的浪潮将给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包括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自动化药房龙头健麾信息、净化工程绝对龙头华康医疗、超声内镜国内龙头开立医疗等等均将受益于政策浪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对国产装备予以了较大的扶持力度。医疗器械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装备包含其中。通过采购限制和提高审批要求,政策引导市场转向同等水平国产医疗器械的倾向十分明显,从而扶持国产产品进入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举例而言,医疗装备领域的首个国家层面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在2021年底下发,其中提出了“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而在公立医院采购上,各地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国产产品。医疗领域的“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卡脖子”问题,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医学科研平台设施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此,规划也明确要鼓励骨干企业创新资本、技术、品牌等合作模式,整合国内外、多领域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引领整合和组织协同,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在方正证券的一份研报中也同样看好国产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并认为医疗新基建将带动器械设备需求高景气,同时卡脖子技术进口替代,助力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上量。国产医疗器械巨头受益明显,全球版图才是星辰大海相对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不过,成立于1991年的迈瑞医疗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已连续数年入选行业权威媒体评选的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数据显示,迈瑞医疗2021年营收达到253亿元,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34位。主营业务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的迈瑞医疗目前已经有21年的国际化征程。2022年上半年其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在当期153.6亿元的收入中占比近四成之多。不仅如此,迈瑞已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约40个国家设立53家境外子公司,并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十大研发中心。目前,迈瑞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迈瑞产品覆盖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在国际市场,迈瑞医疗己成为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对研发的投入是迈瑞能够得到高端客户认可的关键。根据公开资料,迈瑞目前共有3599名研发工程师。同时,迈瑞在研发上始终保持营收占比10%的投入,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达27.26亿元,同比增长30.08%,占同期总营业收入的10.8%。截至2022年6月30日,迈瑞共计申请专利7955件,其中发明专利5708件;此外,共计授权专利37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01件。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迈瑞已在行业内树立了牢固的影响力。目前,迈瑞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等市场份额均成为国内第一;血球业务市场份额已站稳国内第一;超声业务市场份额已站稳国内第二。对于新建医院及县级医院的更新升级而言,这些设备均必不可少。事实上,在此之前,迈瑞已经从医疗新基建中获益匪浅——从2022年半年报来看,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业务、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均获益于医疗新基建工程推进。公司也在与公众的最新交流会议中明确表示,2022-2024年将是大量新医院竣工的密集期,一直到2025年,医疗基建的数量才会回落。因此,2024年之前医疗新基建仍然会给迈瑞带来不俗的增量。如前所述,此次政策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作为在品牌、性能及服务等各方面都可与国际巨头一战,且已占据市场主流的国产医疗器械龙头厂商,毫无疑问将在其中拿到相当不俗的份额。写在最后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再到全球龙头的道路。通过发挥既有性价比优势,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并利用我国庞大的市场快速迭代,吸收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最终实现反超。这一道路在家电、IT、通信等行业不断复制,并诞生了一在全球占据龙头地位的行业巨头。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主旋律下,迈瑞等国内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将会充分受益,这毫无异议。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借助这一东风,以迈瑞为代表的国产医疗器械能否一飞冲天,最终在全球版图上证明“中国制造”应有的地位?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新一批的“灯塔工厂”名单, 位于北京亦庄的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以下简称“北京基地”)成功获评“灯塔工厂”,成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首座“灯塔工厂”。这也是继亿滋北京工厂之后,诞生于北京亦庄的第二家“灯塔工厂”。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全球共同发起“灯塔工厂”评选项目,意在遴选大规模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并具备数字化领导力的成功企业。入选企业将凭借其卓越的产能、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视作全球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典范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时代的“北极星”,是行业最先进、最智能、最绿色的工厂代表。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与医疗领域深度结合,推动行业进入智能化创新的新阶段。数字化的本质就是赋能,GE医疗正在加速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应用,将其融入从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到绿色运营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灯塔工厂’是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这些成果将持续赋能GE医疗高质量产品的智能制造,赋能我们更好地服务中国和全球医患。”GE医疗北京基地创建于1991年,是GE医疗在中国布局的首个供应链基地,也是目前GE医疗全球最大的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具备全系列、全产品线影像设备制造能力,包括CT、手术机、血管机、乳腺机、X光机、核医学PET/CT、骨密度仪等,还有核心部件生产,CT探测器、球管等。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北京基地成为国产高端医械制造30多年发展的缩影和创新高地,被授予“北京医疗设备国产化示范基地”“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灯塔工厂”评审从多维度考察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智能制造带来的生产力、敏捷性(效率、生产交付周期等)、可持续性等关键指标改变。基于人工智能(AI)、云计算、工业物联网、5G等技术,GE医疗北京基地从端到端供应链、生产力、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升级, 在26条生产线个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增效、提质、降本和扩产。其中,最为核心的5大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使用案例包括基于云计算的实时生产调度,订单交付时间从平均14天缩短到7天,5天内急单的准时发货率提升40%;手术机产品自动测试隧道/TEST Tunnel,20人产线%的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对操作员判断的依赖;CT探测器智能柔性制造,数十台测试设备通过工业物联网(IIOT)实现自动化真实测试数据采集,将整体探测器芯片选取匹配流程缩短97%,实现指数级效率提升;AI技术支持的CT原材料早期缺陷检测,检出准确率高达91%,从原材料端严控质量、降本增效;CT影像质量测试采用基于AI的视觉检测系统,准确率高达99.54%, 测试周期缩短,产品准时交付率提升,图像一致性大幅提升,及早发现和管控影像质量问题。从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角度,通过部署智能测试铅房、换热系统等项目,北京基地2023年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较2021年减少36%,水资源消耗减少12%;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该基地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000吨,同时能满足北京基地80%的用电。
共同抗击疫情,全中国都在行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企业,海尔生物医疗更是义不容辞。2月1日,面对青岛市抗疫物资紧缺情况,海尔生物医疗立即行动,向青岛市捐助了所需的生物安全柜、超低温冰箱、低温冰箱、医用冷藏箱、转运箱等价值2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全面提升青岛市应急疫情保障能力。(海尔生物医疗捐助青岛市200万生物安全防护设备)既是责任,也是使命!据了解,海尔生物医疗此次捐赠的超低温、低温冰箱用于存放样本,药品箱用于存放试剂,生物安全柜用于做病毒实验分析的安全防护,低温转运箱用于样本转运,全力支援青岛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场,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汝钦主任和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总监王稳夫部长出席了捐赠仪式。同时,防疫物资到位后,海尔生物医疗收到了来自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感谢信,信中表示:“海尔生物医疗用‘真诚到永远’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国家品牌力量温暖着冲在疫情防控前线的‘疾控战士’,诠释了世界级民族企业的担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这场牵动亿万国人的疫情背后,感动持续,振奋坚定。海尔生物医疗将会密切关注疫情,及时响应,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共克时艰!仪器信息网持续跟踪报道科学仪器厂商在疫情防控、病毒检测方面的信息,不间断更新与补充专题内容,也积极呼吁更多仪器企业加入到驰援疫情战斗的行动中。更多厂商抗击疫情信息请点击下图,进入《抗击新冠病毒 仪器人在行动》专题查看。
今年以来,国家多部门相继发布关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系列举措,县域一级的医疗设备更新因需求大、范围广,逐渐成为医疗器械的增量市场。5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设备更新工作的预通知》,鼓励适度超前配置高端设备和县域基层医疗设备达标提质。7月,国家发改委等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到将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根据历年医疗卫生专项债规模占比,预计国债资金中分配给医疗领域的比例约7-9%,即210-270亿元。而在更早之前,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自国务院发文至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布相应方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日前表示,目前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所以补齐高端医疗设备的短板,就要解决县域缺少影像中心、放射医疗、远程医疗的问题。县域显然成为此轮大规模更新设备行动的焦点。但是,受访的多位医生表示,县域医院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以及影像互认标准的不统一导致远程会诊、转诊受限。高端医疗设备开始下沉基层新一轮政策红利的到来,推动高端医疗设备下沉基层,手术机器人、CT设备等不再是大城市和三甲医院的专属。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都在布局基层。8月7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一则中标公告,GE医疗的RevolutionAspire Plus CT设备入选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中心卫生院基层能力提升项目。根据公告,此次GE医疗中标剑阁县普安镇中心卫生院4套CT设备采购,中标单价为255.9万元,中标总价1023.6万元。更早之前,2023年11月,北京市卫健委发布“2023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计划”设备集中带量采购公开招标,主要品类包括彩超、DR、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骨密度仪等,其中仅心电图机一类设备的采购量就超过了550台。根据中标公告,共18家企业中标,其中有5家械企同时中标2个采购包,分别是华润医药、国药器械北京公司、北京蓬阳云心电、东华原医疗和国药外贸。迈瑞医疗、万东医疗等国产品牌也入选。其中,迈瑞医疗拿下5个采购包,成交金额达1942万元,位列第一。国信证券研报显示,据统计,截至7月24日,各省已公布的设备更新项目涉及投资额已经超过200亿元,从设备类型看,以福建、湖北、广西省的数据为例,预计总投资金额前五名依次为CT、超声、MRI(核磁共振)、DR(数字射线摄影)、内窥镜设备,占比分别为22.1%、15.8%、11.0%、8.6%、7.3%,合计占比超60%。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美英认为,随着政策的发布以及进一步落实,县域层面会有三个方面比较重点的变化,一是推动县域医疗设备的达标化建设;二是在县域做大做强县级医疗机构的专科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县乡服务协同。不过,在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也并非简单追求高精尖设备的配备。赵美英提及,要从居民需求出发,聚焦疾病负担大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专科服务的能力,加强急诊、重症、安宁疗护、康复等专科方面的服务能力,重点针对性地配备有关的医疗设备。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他对县域医疗需求变化的观察,他认为一是高端普惠化,更多高端性能的产品、设备普及到基层的医院;二是全面智能化,“基层医疗人才短缺,但在使用设备方面也有需求,这就要求企业把设备做得更简单”。石家庄市西部医疗中心超声科主任谷娟也表示,“我们县级医院最大的特点是,无论男女老少,深层浅表的器脏,都尽量在一个机器上完成,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查云飞解释称,“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学术水平可能和上级医院有差别,但是他们的应用需求是一样的,所以要减少设备的复杂操作,做好设备的技术标准、门槛等服务工作,通过同质化的标准,让县级医院也能获得同质化的检测结果,达到和上级医院一样的水平。”人才仍是卡脖子难题多位受访者在提及县级医院应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时,最大的难题仍然是人才短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惠茅谈及县级医院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现状时,提到“设备铺下去后,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如何用好。”2023年国家质控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现在中国每万人医学影像诊断医师的人数是0.6人,每万人操作技师的人数是0.5人,张惠茅认为,现在的专业医疗影像诊断医务人员,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经过培训的人员十分短缺。河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李潜也提到,虽然超声是大影像中的一部分,但是扫查相对比较灵活,更多依赖于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医疗人员在做检查时采取不同的手法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的影像科主任王彬也坦言:“三年前,都招不到一个本科生,近两年我们招了4个影像专业的本科生,但以前的高水平医师也走了。所以,人才短缺是县级医院发展最大的障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副主任袁新春表示,在加强县域医院人才培养方面,第一是可以开展远程培训和教学,主要是将县医院机构所有的超声科纳入到线上教育体系,定期开展教学和培训。第二是提高县域龙头医院作用,主要以县级医院为牵头单位,整合乡村卫生院、村卫生所,建立一个紧密型的医联体,进行技术下沉和点对点的帮扶。第三是对基层医院提供必要的超声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基层医院提供免费进修学习机会。第四是建立反馈机制,根据基层医院的需求和反馈的意见,不断将帮扶措施进行改正。另一方面,王彬也提到,县级医院发展的另一大难题是影像互认未实现同质化。“远程会诊的前提是影像互认同质化,比如同样扫CT,在乡镇医院扫出来是一个图像、到省级医院又是另一个图像,这不是设备的问题,而是标准没有统一的问题。”查云飞也讲到,放射影像结果互认是影像结果的互认,而不是整个报告的互认。“因为放射影像检查得到相同的图像,不同的专家解读不一样,最后诊断意见也不一样。”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相同的放射影像技术标准。查云飞举例称,“比如一个二级医院,如果它的图像治疗没办法达到和上级医院相同的影像治疗水准,那后面的互认几乎谈不上。而且我们经常在临床过程会诊时发现,下级医院转诊上来或者带过来的电子版图像资料、携带的胶片等完全没达到扫描的要求,或者图像质量完全不能诊断。”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高剑波在大会上表示,要想实现影像标准同质化,一是需要打造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医生可以随时从信息化平台下载下级医院转诊患者的影像报告,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二是借助各省的放射影像质控中心,对各医院的人员进行培训,达到标准化。
在医疗设备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宣布,将斥资4.5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嘉定区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这一战略举措,旨在通过融资租赁模式,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品牌竞争力。眼下,多家金租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正积极参与到设备更新方案中。在多位租赁行业人士看来,随着租赁公司渗透到设备更新各个行业,行业布局初步完成后,就租赁行业来说,1.0阶段已经完成。未来,各个机构之间比拼的是如何优化金融服务,以更优举措破解企业设备更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于此,此次投资决策,不仅是联影医疗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深耕医疗领域的重要步骤,也是联影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深思熟虑。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从国务院办公厅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导向明确,为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影医疗此次投资,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风险管理与盈利能力双提升与传统的分期收款模式相比,融资租赁业务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具优势。在融资租赁模式下,设备所有权归属于出租方,有效降低了设备厂商的运营风险。同时,融资租赁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租赁收入,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市场扩张与竞争力增强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有助于联影医疗更有效地渗透下沉市场,特别是在县级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此外,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联影医疗可通过融资租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财务影响与收入确认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销售与普通销售在收入确认原则上并无差异。2023年数据显示,公司通过融资租赁业务形式销售的占比预计不超过5%,对公司整体收入影响较小。但随着公立医院设备租赁政策的逐步放开,这一比例有望提升。综上所述,联影医疗此次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子公司,既是联影主业发展的深度赋能,也是对“Made in Shanghai”品牌价值的进一步强化。
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提高政府采购质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的通知》(财库〔2022〕31号)等,研究制定了《山东省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随《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重新修订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众所周知,公益性医院凡使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开展的政府采购活动,无论资金来源,都应当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因此,2023年《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的下发,也势必会影响相关公立医院的医用设备采购,值得关注。与此同时,10月19日,山东省财政厅还一同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省级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及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该文件进一步明确,2023年省级政府采购,要严格进口产品采购管理,对应当全部采购国产产品的,不得申请采购进口。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严格按照进口产品采购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据悉,新版《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以往规定与本目录及标准不一致的,以此为准。也就是说,2023年该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36类医疗设备优先采购本国产品。说到支持国产医疗设备,那自然免不了再提一下去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见文末),要求137种医疗器械100%采购国产。这项标准无疑就是从全国范围内,把公立医院在内的单位,采购国产仪器设备的比例进行规范。事实上,除山东省,近期江苏省、北京市、山西省也发布了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严格管理进口产品采购,鼓励采购本国产品依旧是主流。江苏省:《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向设区市以上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核同意后,开展采购活动。高校、科研院所采购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实行备案制管理。山西省:《2022-2023年集中 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经省市级主管预算部门确定涉及国家安全或公共服务的政府采购项目(含公立医院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项目),由采购人或者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依法应当采购本国货物RAYBET雷竞技首页官网,、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严格依照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的有关规定,由省级主管预算单位集中管理和批量论证,经省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实 施采购。高校、科研院所采购进口科研仪器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千亿贴息贷”除了央行鼓励配置国产,近期业内还流传了一份《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备选项目政策》。文件指出,鼓励企业更多采购国产自主品牌设备。注意,这里指的是“国产自主品牌”,无疑大批械企有望在这场“大采购”中获得更多支持!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未公开)
政府贴息支持医疗新基建项目——碧迪医疗生物科学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从“科研转化与升级”到“临床检验与诊疗”全流程近日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预计将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贷款使用方向也包括了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作为流式技术的先行者,碧迪医疗提供集设备、试剂、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流式细胞领域整体解决方案,为生物医学前沿研究、药物开发、临床诊疗提供强大支持,满足客户需求。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碧迪医疗持续培训了众多专业流式细胞术实验操作人员,帮助提升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研发创新能力,助力中国生物科技和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碧迪医疗临床流式抗体及质控产品提供多色通道,注册合规,保障检测质量,更贴近临床检测需求。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愈演愈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无法置身事外。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1月24日,针对武汉疫情防控全面升级,美菱生物医疗多措并举,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小组,表示如果医疗单位有任何美菱生物医疗产品服务应急需求可及时联系, /span 保障各单位实验室储存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转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1月28日,美菱生物医疗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成立美菱武汉疫情“春风行动”小组。 /span br/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1月31日,美菱生物医疗捐赠首批设备物资总计107万元,正式发车出征!首批援鄂设备物资包括医用冰箱、雾化器、制氧机等医疗设备物资发车,将抵达武汉“雷神山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等医院,投入战“疫”一线。 /p script src= 同时,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为了保障全国各大医院的医用冰箱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转。美菱生物医疗全体售后服务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遇到任何产品使用问题,都可在线一对一指导,除了人工服务,微信一键报修功能也实时启动,时刻待命,共战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仪器信息网持续跟踪报道科学仪器厂商在疫情防控、病毒检测方面的信息,不间断更新与补充专题内容,也积极呼吁更多仪器企业加入到驰援疫情战斗的行动中。更多厂商抗击疫情信息请点击下图,进入《抗击新冠病毒& 仪器人在行动》专题查看。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8月16日,卫计委主任李斌、工信部部长苗圩联手召集20多家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大会,畅谈国产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和发展问题。参会人员包括各省卫生计生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管理医院、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县和试点医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国内重点企业代表。 6月5日,卫计委曾紧急发文,要求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原因是卫计委发现不少公立医院出现了互相攀比、竞相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文件指出:&ldquo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严格实施甲类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严控公立医院超常装备,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rdquo 。 受上述文件影响,公立医院采购大型医用设备被叫停,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的业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滑坡,尤以外资医疗器械企业为甚。与前几年中国市场季度50%左右的增长速度相比,外资三巨头中,今年上半年西门子、飞利浦两家公司业绩已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而G E的增长也只保持了季度增长约15%。 因此,无论生产企业、还是医院,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卫计委下发新文件,寄希望于8月16日上午的会议,卫计委领导能发布医疗设备采购新政策。 李斌指出,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普及应用,能发挥国内企业比较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遏制就医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卫生计生部门要同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密切协作,更多更好地采用规划、标准等手段,加快破解制约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的障碍。 大力倡导卫生计生机构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 据苗圩介绍,30多年来,我国医疗设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的产业体系。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总销售收入达到3287亿元&ldquo 十一五&rdquo 以来年均增长27%。一些临床应用面广、使用量大的常规医疗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 &ldquo 应发展医疗服务新模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市场壁垒,引导激励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国产创新产品,解决不好用和不愿用的问题,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比重和配套水平。&rdquo 苗圩认为,应制定出台推进国产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的专项行动计划,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设备,不仅是医疗设备,探索建立扶持重大设备首台套使用国产化产品的责任保险制度。苗圩介绍,保监会将设立一个险种,参险企业只需要负担很少一部分,而中央财政将负担绝大部分,预计在2/3以上,以此推动国产大型设备首台、首批次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在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大会会场外,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正在举行。《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了解到,两位部长在开会之前,重点参观国产医疗设备代表企业上海联影、深圳安科、华润万东、深圳迈瑞的展台。 &ldquo 李主任和苗部长没有提太具体的问题,问了一句:联影是否准备冲击国际市场、是否能代表国内先进水平?&rdquo 上海联影首席顾问薜敏说,上海联影的目标就是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医疗设备公司,打破国际巨头对这一行业的长期垄断。 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黎明说&ldquo 李主任问了我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让我觉得很意外。她问我,区域影像中心是否可行?我回答说,这是国外非常成熟的模式,能节省医院开支、最大化利用专家优势。&rdquo 据悉,今年5月卫计委启动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董事长朱庆生介绍,近期将公布第一批优秀国产设备名单,下半年还将开展第二批优秀国产设备遴选工作。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再次明确安排近1500亿元大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更是将新一轮医疗设备配置热潮推向顶端!8月1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府采购网发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9月至12月政府采购意向,预算金额3.133亿元。8月14日,新疆政府采购网发布新疆尔自治区县域医共体医疗设备采购项目2024年8月至10月政府采购意向,预算金额6亿元。近期,大批终端医疗机构密集启动医疗设备更新,不久前,湖北发布一批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超22.6亿元,浙江省人民医院年内更新医疗设备超4.95亿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年内更新医疗设备超4.98亿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年内更新超4.6亿元。安徽发布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疗设备改造及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等13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公示(总投资超26亿),其中安徽省城市头部医院高端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更新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CT、手术机器人等30台/套,估算总投资4.5亿元。福建发布省级高水平医院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超7.5亿,更新设备179台套;广东发改委发布广东省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公示,拟购置医疗设备2171台套,总投资近54亿元;黑龙江批复一批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超9亿。更多阅读:超7.5亿元!福建省省级高水平医院医疗设备更新项目获批,附设备清单 1.18亿!湖北省血站119台(套)医疗设备更新购置清单公布 超28亿元!重庆市11家医院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批复盘点 7.05亿元!广西医疗设备更新需求表 “曝光”,涉及CT、生化分析仪等 超23亿!北京首批医疗设备购置项目公布,涉及CT、DR、基因序列仪等 国家卫健委发布《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附医疗设备配置清单 5.59亿元!江西省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项目批复,配置医疗设备321台(套)万亿设备更新医疗设备配置启动,多地卫健委发布通知
p 设备采购的供需矛盾,是难不倒“巧妇”的。 /p p 近日,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红带领省医改办副主任李文哲、省医保办主任詹积富一行,到三明市调研深化医改工作,并召开医改座谈会和医联体建设座谈会。会上,三明市委书记杜源生针对三明医改的“再出发”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探索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等新方式,创新医改投入机制。 /p p 作为医改明星城市的三明,在药品采购、三医联动、医保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后,又瞄上了医疗设备融资租赁。 /p p 何为医疗设备融资租赁? /p p 据了解,租赁是政府采购法定的形式之一,通过政府采购的法定程序,以租赁形式采购医疗设备能解决的难题。 /p p 专业点来说,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在医院确定相应的医疗设备及供应商(生产商),并办妥相关医疗设备引进审批手续后,租赁公司根据医院要求购进选定的医疗设备,交付给医院使用,医院在使用期内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租金,以此取得设备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在租期结束时医院支付较低的设备残值后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 /p p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硬件”,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目前全国医疗机构仍有约15%的仪器设备是上世纪70年代前的产品,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的产品,许多医院一度出现“设备荒”。在中西部地区,设备老化现象更为严重,这也间接导致了患者就医环境差、医患矛盾激烈等问题。 /p p 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 /p p 医疗界人士都深知,医疗设备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商品,技术更新快、时间效益强。但购买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也成为制约医疗机构引进高端医疗设备的瓶颈。 /p p 据了解,目前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主要靠政府投入和医院自己的服务收费。据专业人士介绍,“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有限 另一方面,药品甚至耗材零加成后,很多医院的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难以支撑采购所需要的庞大费用。” /p p “目前医院采购的很多医疗器械都是进口的,所以比较昂贵,这也从另一方面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雷光华在介绍湘雅医院情况时表示,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p p 融资租赁是一个趋势 /p p 那么,如上述所言,医疗设备这么贵,总不能不用吧?某基层医院院长表示,“国家要求发展远程医疗,但如果没有基础的影像设备,病人无法出检查报告,北上广的专家也很难远程诊断。”在他看来,医疗设备虽然很贵,但不得不买。“我们医院就是贷款买的,向银行贷了1000万。” /p p 分析人士认为,融资租赁的发展恰好可以改善基层医院的这种压力。对于急需购置设备而资金相对短缺的医疗机构而言,医院只需要支付少量资金,便可获得设备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 /p p “英国和香港已经实现了医疗设备租赁,医院大型设备租赁使用,未来一定是个趋势。”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说,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融资租赁最大的好处可能是减少采购成本。此外,要求科室按需租赁,还能避免产生腐败现象。 /p
3月31日公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简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审批,同时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然而,整体上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创新能力与世界前沿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下简称&ldquo 蓝皮书&rdquo )》指出,自2001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179亿元增长到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三类管理。一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二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三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许多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大多为第三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赵毅新表示,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1.6万家,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17%,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54%,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29%。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左右,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42%相比,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专家表示,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将在几年内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进口器械占比高 一位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10余年的徐先生告诉记者,类似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一般以进口为主,国产器械则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数据显示,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生理记录仪市场等,均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如CT、MRI等高端影像产品还是来自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RAYBET雷竞技首页官网,。但是,由于世界医疗器械前沿产业起步也仅10余年,我国极有希望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这份报告认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少,创新水平低,核心技术少。目前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mdash 2%(医疗器械为3%),而国外的平均水平为15%&mdash 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在创新性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上落后。据统计,美国最大的4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全球医疗器械产值的20%,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仅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5%左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处长沈晨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北大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确实以进口为主,高值耗材则进口国产均有。在300多种类型中,有2/3为进口耗材,因为进口大型设备在检测的清晰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上,确实更胜一筹。 小企业生产质量堪忧 沈晨阳说,医院并非完全排斥国产设备,在中低端设备中,国内产品有许多质量过硬的,完全可以媲美进口产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确实不行。他们曾经参加过一个药监部门举行的国产血液管路注册证评审工作, &ldquo 产品外表工艺粗糙,暂且不考虑其抗压性、抗腐蚀性,看着就不放心,怎么敢让它生产销售?&rdquo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状态,特别是在低端医疗器械领域,由于门槛较低,几十个人就能&ldquo 攒&rdquo 出一个小厂进行生产。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70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不足1200万元。企业的实力也普遍较弱,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截至2012年年底数据显示,中国众多医疗器械公司尚没有一家挤进全球排名前40名。 国内企业为争夺低端市场的微薄利润打得头破血流 中高端领域,国外企业却独领风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认为,如果不能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的准入标准,在低端产品领域,降成本、比低价的恶性竞争就不能得到遏制,不仅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还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招标存猫腻 医疗器械采购环节成“重灾区” 8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通报:目前已对深圳市、区13家医院的16名管理人员以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其中包括9名正(副)院长、7名科室负责人。 20人曾被带走调查 8日19时,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近日,我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在医疗系统集中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专项行动。目前已对市、区13家医院的16名管理人员以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其中包括9名正(副)院长、7名科室负责人。检察机关将坚决依法查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并依法及时发布工作情况。” 据悉,这些被查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涉及在医疗设备、药品、耗材采购过程中的商业贿赂犯罪。此前,深圳市人民检察院7日23时发布微博称:“近日,深圳市区两级检察院反贪部门同时展开专项行动,针对我市多家医疗机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医疗设备、药品、耗材采购过程中的商业贿赂犯罪进行打击。截至今晚,共有16名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因涉嫌受贿犯罪被立案侦查。” 据羊城晚报记者证实,6月5日,横岗人民医院院长孔德奇和坪山新区人民医院书记蔡俊明被检察院带走调查,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张德仁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侯庆中,北大深圳医院口腔科主任等也于同日被带走。据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的一位高层称,6月5日深圳市、区有约20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深圳一位现任三甲医院院长也于同日被带走协助调查,但目前已无事。 案件主要牵涉设备采购 此次医疗系统大调查的起因,存在两种说法。 来自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的消息称,此轮风暴源于去年深圳市级医院的一次肃贪行动,4名医生涉嫌接受药厂药物代表的商业贿赂被调查,在此后的调查中牵扯出更多医院。 但在深圳医疗系统流传更广的是另外一种说法,震源来自近期省内其他城市的一次执法行动,该次行动中被调查的医疗设备供应商供出深圳医疗系统的诸多内幕。在5月份广州进行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中,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法人因行贿落网,他落网之后又把广州3家三甲医院的检验科或实验室的负责人拉下水。有关部门顺藤摸瓜,找到了其他存在行贿嫌疑的医疗器械公司,并查到这些公司的医疗仪器被售卖到了深圳,而这次被调查的医院部分涉嫌购买了这些公司的医疗设备。 据了解,这次接受调查的医疗界人士主要牵涉到各医院的设备科和采购科。(羊城晚报) 另据南都网报道,深圳市在卫生系统发起大规模纪律调查行动,众多医院的院长、中层被带走调查。一位来自卫生系统的深圳市政协委员称,被牵扯入商业贿赂的深圳医院远不止这几家,深圳医疗系统正遭遇一场大规模的肃贪风暴。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接到了风声,打击医疗界商业贿赂的风潮会迅速从广州弥漫到深圳,但没想到真的会这么快。”这几天这个消息就像一个重磅炸弹不胫而走,私下议论得非常厉害。 “目前深圳医疗卫生系统确实正在刮起调查风暴,非常多医院牵涉其中。除了市级的三甲医院之外,区级医院更是重灾区。”深圳一家区级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次接受调查的医疗界人士主要牵涉到各医院的设备科和采购科。 为何区级医院会成为被调查的重灾区?该负责人表示,2011年以前,深圳只有三所三甲医院,也就是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2010年11月8日,广东省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在深圳重新启动,南山区人民医院也成为全省首家接受评审的单位,并顺利通过评审,成为深圳市第四家三甲医院。 根据市卫人委“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各区必须有一家三甲医院,官方对此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而根据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成功评选上三甲医院,设备条件是必要元素之一,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对先进的医疗设备。 相对于增加病房和提升技术力量等其他因素来说,购置设备又是一种更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也更容易让医院迅速得到加分,于是不少区级医院一掷千金高价购买或者租赁医疗设备,这个行为或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巨大的腐败空间。
一、前几天的福建省卫健委的一则公告,又把集采两个字提出来了!二、要理解这种省级的医疗设备的集采,看年初的时候江苏医疗设备集采情况:很明显,这种设备的集采和仿制药的集采完全是两回事情!有经验的业内专业人士提出:1、设备无法进行一致性评价!2、绝大多数设备的具体配置、需求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是一事一议的形式;3、设备的采购不是医保局付费!三、国内厂家是设备集采的受益者:与医药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医疗设备厂家是欢迎大规模集采的(耗材厂家除外)理邦仪器 曾经公开表示:集采是好事!医疗设备类企业中的硬科技企业:联影医疗、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理邦仪器 、鱼跃医疗 、澳华内镜 、海泰新光 、祥生医疗。
&ldquo 在医疗设备招投标之前,向投标公司通报预算价格、设备参数等信息,甚至采购标准为一家公司量身定做,从中收取好处费&hellip &hellip &rdquo 近期,海南省卫生厅两名干部被海南省一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医疗设备采购为何屡屡成为一些医卫干部贪污受贿目标?业内人士分析,采购、定价等环节存在较大可操作的空间,致使不正当的利益链形成。当前,填补医疗设备采购的监管漏洞迫在眉睫。 通信息、定指标,只为吃回扣 据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2009年至2012年间,国家下拨专项资金扶持海南省等地方中医药发展,每年下拨的200万元专项资金,成为海南省卫生厅原中医处处长黄更荣、原计财处调研员陈长琨敛财的目标。 &ldquo 为提前得知卫生厅拨付给各中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黄更荣送钱。&rdquo 海南仁和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家森说,每次送钱少则5万元,多则10万元。 在提前得知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预算价格、参数指标等采购信息后,潘家森的公司顺利承揽了琼山区中医院(现与海口市中医院合并)、琼海市中医院、昌江县中医院和临高县中医院等部分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2011年底,为了让一些送钱的采购商顺利竞标成功,黄更荣专门给屯昌、万宁等市县中医院院长打招呼,表示项目做成后,供应商会专门感谢。 作为海南省卫生厅招投标采购领导小组成员的陈长琨,在制定采购标准过程中,会倾向于给了好处费的公司。因此,在最后的竞标评审环节,这些公司的产品参数占有很大优势,中标概率非常高。 在3年时间内,陈长琨为医疗设备供应商潘家森、韩勇光、何英、马佳锋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27万元。在办案法官看来,&ldquo 隐形决定倾向某一品牌&rdquo 是导致医疗器械商业贿赂的客观原因。而医疗设备利润空间巨大,也为这种倾向性招标提供了动力。 公开招标变身为&ldquo 明招暗投&rdquo 记者采访发现,在医疗项目招投标中提前泄露信息,或者量身定做标书,早已是海南卫生系统内的公开&ldquo 秘籍&rdquo ,潜规则变成了显规则。 黄更荣在中医处处长任上长达8年时间,对于各种中医医疗设备的采购,有至为关键的决定权。手中有了权力,加之对显规则了如指掌,他开始对供应商的金钱拉拢收买动了心。 &ldquo 收钱时心理是矛盾的,总怕哪天被抓,可又存在侥幸心理。当时整个医疗卫生行业风气就是这样,觉得自己收,别人也收,被发现了也是法不责众。&rdquo 黄更荣说。 按照规定,医院设备采购大部分需要进行招投标,并由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按照程序运行。然而,实际操作并非如此。陈长琨说,只要医院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技术门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最后中标人。&ldquo 医院设置特定技术指标,最后能入围者也就一两家,招投标也就成了走过场。&rdquo 海南省卫生厅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事实上,每个医院在买医疗设备时,都有倾向性。因为必须要针对需求来确定,这就是所谓向设备提供方要求的参数。而这个参数,有时候就会发生倾斜。 例如,一家医院在采购CR机(计算机X线摄影机)过程中,在招标书上设定该经销商代理品牌设备的特定参数,使其顺利中标。精明的经销商把行贿成本算在机器销售价格里,结果一台出厂价为90多万元的CR机,中标价可能会变为170多万元。 多重监管筑底织网,遏制倾向性招标 中国医药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说,在现行医疗管理体制下,多头管理难以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医疗部门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内部制约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对&ldquo 一把手&rdquo 的监督。 &ldquo 应完善医疗器械定价、采购制度和标准,加大监管监督力度,铲除寻租空间。&rdquo 庄一强认为,医疗设备的专业招投标中,要形成其他专业监督机构为辅,社会中介机构、供应商和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为补充的监督机制,避免通过设定特定技术参数,有倾向性招标。 负责办理此案的法官告诉记者,涉案单位都有比较完善的业务工作规程,但监督机制普遍薄弱、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突出。涉案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认为收取回扣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 海南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医疗卫生管理机制不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调控手段不健全,直接诱发了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发生。 &ldquo 对容易诱发受贿腐败的部门和环节,权力要适当分解,变个人说了算为集体决策,避免个人专权。&rdquo 海南省预防腐败局负责人表示,行政主管部门与上级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器械购销渠道的追踪,确保监督不流于形式。
中国创造,惠及全球GE医疗C型臂系列手术机设备全球装机量破万• GE医疗是业界拥有专注于C型臂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的领先医疗企业,其中一半的核心研发力量在中国• 中国研发团队于2002年成立以来,共研发10款C型臂手术机产品,畅销全球180个国家• 包括明星产品“迷你微”、OEC One、晶锐等在内的近10款手术机产品在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稳定量产 2020年6月18日,北京——今天,GE医疗中国正式宣布旗下C型臂手术机系列产品全球装机量突破10,000台,这是GE医疗“中国创造,惠及全球”的又一力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GE医疗便组建专注于手术机技术的研发力量,并以优质的技术和产品迅速获得北美、欧洲等市场的认可。伴随发展中国家手术机市场的爆发,尤其是中国为代表的国家老龄化加速、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质量提升、运动量加大等,微创及外科手术量激增,对于指导手术治疗的医学影像设备的潜在需求进一步释放。2002年,GE医疗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手术机设备研发团队,十多年来持续深耕C型臂领域,基于对外科手术临床需求的深入理解,共研发出10款C型臂产品,满足了中国及全球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实现GE品牌C型臂手术机产品装机量年增长率超过25%,销售到北美、欧洲、亚太、拉美等180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全球用户认可。 “此次C型臂系列产品实现万台装机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手术机研发团队十余载如一日的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GE医疗中国首席创新官戴鹰表示:“这个团队中具有10年以上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占60%以上,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厂商中非常资深的团队。18年以来成功完成了C型臂产品技术的四代迭代创新,从个别功能更新换代、设备软硬件平台研发、到成像平台的创新,实现了更高清晰的临床图像和更稳定的产品性能,帮助医生更自信、更高效地完成手术,以此向患者传递关爱。” 2013年,伴随中国团队研发的明星产品——全数字化影像链的OEC Brivo在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下线,“中国研发+北京制造”的组合拳开始发挥威力,连续不断向全球市场推出丰富多样的C型臂系列产品。其中,2016年发布的革命性产品——“迷你微”一体化平板移动C形臂(OEC Elite MiniView)成为了大明星,“微光晶体硅平板探测器”核心技术所实现的微剂量高清成像、灵活的一体化设计带来70%手术室空间节省等优势备受市场青睐,助推GE医疗C型臂系列产品年装机量在五年内翻了三番。另一款明星产品——晶锐(OEC One CFD),则是首个搭载了触控面板的移动C型臂,可在手术中实时拍摄和查看图片,用户无需移动或者转至单独的工作站即可进行操作,大幅提升骨科、手足外科等手术效率。除此之外,基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医疗机构对新设备培训、人才培养的挑战考虑,中国研发团队设计了更智能化的操作流程,操控简便,简单易学,让手术机设备真正成为了外科手术医生的“第三只眼”。 “中国团队的研发不仅要求技术创新、成本优化,更讲求速度和协同。”戴鹰补充道,“当前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也要求我们的响应速度越来越快。手术机研发层面一直推行协同创新模式,把专家和客户同时引入到研发过程中,与客户一起去协同创新,在研发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向。2013年开始,中国手术机团队平均一年左右推出一款新产品。如今,GE医疗中国的手术机团队在完成‘支持产品中国本土化、在中国形成供应链’,由中国研发人员操刀、根据中国及类似发展中地区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换代升级阶段、前期布局后,已经进入到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中国研发团队进行平台化开发,而后将成果推向中国和世界市场,让‘中国创造’惠及全球。” 此次C型臂系列手术机产品万台装机的里程碑只是GE医疗中国本土研发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GE医疗中国不断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上海、北京和无锡的研发、制造基地形成协同效。